初次沉淀池的處理技術
廢水處理工藝原則上是將廢水中污染物質,無論是無機的還是有機的,都變成不溶于水的懸浮物,并通過沉淀與水分離。例如將水中溶解的有害金屬離子去除時,通常是采用pH(PH儀表)調整或添加硫化物,待金屬的氫氧化物或硫化物的沉淀析出后再進行固液分離。
生物處理則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,實際上去除的BOD卻以微生物細胞的形式被固定下來變成懸浮物,在二次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。因此,沉淀在廢水處理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沉淀可分為普通沉淀和混凝沉淀,普通沉淀無須投加混凝劑,可直接進行沉淀,故又稱自然沉淀。最典型的普通沉淀是利用活性污泥法處理城市污水和工業(yè)有機廢水時的初次沉淀池。
初次沉淀池是活性污泥處理系統(tǒng)的重要組成部分,它的運行管理好壞,對整個系統(tǒng)有重大的影響。
由于沉淀池的沉淀污泥都容易發(fā)生腐敗,所以必須設置刮泥設備和排泥設備,迅速排出沉淀污泥,在初次沉淀池中還存在著污泥上浮而成為浮渣,需設排浮渣裝置,為了防止污泥上浮出流使處理水惡化,需設出水堰。